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

笔趣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嘻哈史诗看古今 > 第773章 红墙暗斗:老贼的九连环计

第773章 红墙暗斗:老贼的九连环计(1 / 5)

第一章 太庙惊变:香炉里的杀机

景佑四年的深秋,汴梁城飘起了第一场霜。太庙的柏树叶落了满地,踩上去沙沙作响,吕夷简穿着紫色官袍,手里拄着象牙朝笏,一步步踏上太庙的丹陛。

今日是先帝忌辰,百官齐聚祭拜。宋仁宗赵祯刚点燃三炷香,供桌突然“哐当”一声塌了一角,青铜香炉滚落在地,香灰撒了仁宗一袍。

“护驾!”禁军统领厉声喝喊,侍卫们瞬间拔刀围了上来。

百官吓得脸色煞白,唯有吕夷简站在原地没动。他眯着浑浊的老眼,目光扫过倒地的香炉——炉底有个明显的凿痕,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木屑。

“都退下。”吕夷简慢悠悠开口,声音不大却带着威严,“不过是香炉年久失修,慌什么?”

仁宗惊魂未定,指着香炉怒道:“这分明是有人故意为之!彻查!给朕彻查到底!”

吕夷简弯腰捡起一片沾着木屑的香灰,塞进袖中,躬身道:“陛下息怒。太庙乃皇家禁地,守卫森严,若真有人动手脚,定是内鬼。此事交给臣,三日之内必给陛下一个交代。”他顿了顿,余光瞥见站在百官前列的范仲淹,“范经略刚从西北回京,不如与臣一同查案?”

范仲淹一愣,随即上前领旨:“臣遵旨。”

走出太庙时,霜风更紧了。范仲淹追上吕夷简,低声道:“吕相,那香炉分明是人为破坏,为何说年久失修?”

吕夷简裹紧官袍,脚步没停:“范经略可知,昨日负责太庙修缮的是哪个衙署?”见范仲淹摇头,他冷笑一声,“是郭皇后的母舅家奴掌管的工部营缮所。”

范仲淹脸色一变。郭皇后正与尚美人争宠,前日刚在宫中掌掴尚美人,连带着仁宗都被误挠了手背,君臣皆知仁宗早有废后之心。

吕夷简忽然停步,从袖中掏出那片沾着木屑的香灰:“范经略请看,这香灰里混着松脂,是用来粘牢香炉的。可有人故意用凿子破坏,还在凿痕上抹了松脂,看起来就像自然脱落。”他把香灰塞进范仲淹手里,“去查营缮所的监工,记住,只查监工,别牵扯皇后。”

范仲淹攥着那片香灰,指尖发凉。

吕夷简这是要借香炉案,给废后之事铺路。

第二章 府衙夜审:酒杯里的圈套

当晚,开封府衙的审讯室里,烛火摇曳。营缮所监工王三被绑在柱子上,脸上满是血污,却一口咬定香炉是自然损坏。

“大人,小人冤枉啊!那香炉都用了三十年了,塌了也正常!”王三哭喊着,声音嘶哑。

范仲淹坐在公案后,把那片沾着松脂的香灰拍在桌上:“这松脂是怎么回事?你敢说不是你凿坏香炉后抹上去的?”

王三眼神闪烁,却依旧抵赖:“小人不知!许是风吹进去的!”

就在这时,门被推开了。吕夷简端着个酒壶走进来,身后跟着个捧着托盘的小厮,托盘里放着两盏酒杯。

“范经略辛苦了,喝杯酒暖暖身子。”吕夷简给范仲淹倒了杯酒,又走到王三面前,把另一杯酒递到他嘴边,“王监工,只要你说实话,这杯酒下肚,我保你不死。”

王三盯着酒杯,喉咙滚动了一下。他知道吕夷简的手段,得罪了这位宰相,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。可他收了郭皇后母舅的钱,要是招供,全家都得遭殃。

“我……我真不知道……”王三别过脸,不敢看那杯酒。

吕夷简忽然笑了,把酒杯凑到自己嘴边抿了一口:“这是上好的女儿红,你不喝,可就没机会了。”他放下酒杯,对身后的小厮使了个眼色,“去把王三的老娘带进来。”

没过多久,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被架了进来。老妇人看到绑在柱子上的王三,当即哭倒在地:“儿啊!你快说实话吧!别连累娘啊!”

王三看着老娘哭倒在地,心防瞬间崩塌。他猛地抬头,对着范仲淹喊道:“我说!是皇后娘娘的母舅让我做的!他说只要把香炉凿坏,嫁祸给尚美人的人,皇后就能稳坐后位!”

范仲淹提笔记录,手却有些发抖。他没想到,郭皇后的母舅竟真的敢在太庙动手脚。

吕夷简站在一旁,端着酒杯轻轻晃动,酒液在烛火下泛着红光。等王三画押签字后,他对小厮吩咐:“把王三押下去,好生看管,别让他‘意外’死了。”

走出审讯室,范仲淹追上吕夷简:“吕相,此事牵扯皇后,怕是不好处置。”

吕夷简把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,随手将酒杯扔在路边的草丛里:“有王三的供词,还怕处置不了?明日早朝,你把供词递上去,剩下的事交给我。”他拍了拍范仲淹的肩膀,“范经略只需记住,陛下要的不是真相,是废后的理由。”

范仲淹站在原地,看着吕夷简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。

月光洒在地上,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一条伺机而动的蛇。

第三章 金銮对峙:奏折里的刀光

第二日早朝,范仲淹刚把王三的供词递上去,郭皇后的母舅李仁德就冲出朝列,跪在地上哭喊:“陛下!这是诬告!是吕夷简和范仲淹串通好,想陷害皇后啊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仁宗拿着供词,脸色铁青。他本就因为前日被皇后挠伤手背的事耿耿于怀,如今又出了太庙香炉案,怒火瞬间窜了上来:“李仁德!你竟敢指使手下破坏太庙祭祀,还想嫁祸他人!”

“陛下冤枉啊!”李仁德连连磕头,额头撞得金砖砰砰响,“是吕夷简早就想废后,故意设的圈套!他和皇后有仇,当年皇后曾劝陛下罢黜他的相位!”

百官哗然。众人都知道,吕夷简当年确实被郭皇后几句话罢了相,后来靠着讨好仁宗才官复原职。

吕夷简缓步走出朝列,躬身道:“陛下,臣与皇后无冤无仇,何来陷害之说?倒是李仁德,收受贿赂,指使下属破坏太庙祭祀,证据确凿,若不严惩,恐难服众。”他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,“这是从王三家里搜出来的,上面有李仁德的印章,陛下可以查验。”

仁宗接过银票,果然看到上面盖着李仁德的私章。他猛地把银票摔在地上,怒喝:“来人!把李仁德拖下去,打入天牢!”

侍卫们上前架起李仁德,李仁德挣扎着哭喊:“吕夷简!你这个老贼!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!”

吕夷简站在原地,面无表情。等李仁德被拖下去后,他又躬身道:“陛下,皇后身为国母,却纵容外戚干政,破坏太庙祭祀,实难母仪天下。臣恳请陛下,废黜郭氏皇后之位,另立贤德之人。”

“臣附议!”“臣附议!”朝堂上瞬间跪倒一片,都是吕夷简的亲信。

范仲淹站在百官中,眉头紧锁。他没想到吕夷简竟早有准备,连银票都搜好了。他看着吕夷简那张平静的脸,忽然觉得这位宰相比他想象中更可怕。

仁宗犹豫了片刻。废后乃是大事,可李仁德的罪证确凿,皇后又确实有错。他看向吕夷简,见对方眼神坚定,终于点了点头:“准奏。郭氏废为净妃,迁居长乐宫。”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