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隋,
李纲和杨勇相互加油鼓劲,听了这么多的内容之后,管仲终于有一个政策对得起他作为圣贤的政策了。
李纲对着独孤迦罗和隋文帝说:
“咱们大隋能够以科举来选拔子弟,这都是多亏人家管仲开创了这个制度的雏形,”
“虽然管仲的三选法跟科举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,”
“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,流程就是这么个流程!”
“就凭这一个制度,管仲怎么说也当得起一声圣贤吧!”
独孤迦罗呵呵一笑,捏了一颗葡萄放在嘴里,感受着葡萄略带酸涩的口感,直接把葡萄吐在了地上,叹息道:
“管仲的这个三选法,虽然说看起来不错,就像这个葡萄一样,已经熟的发黑了。”
“但是,这未必是件好事呀!”
“还是那句话,制度只是工具,不管是察举制也好,科举制也罢,”
“说到底无非是用来选拔人才的制度。”
“有些制度用好了才叫好制度!”
“用到了不好的地方,那一样是坑害王朝,坑害子民!”
李纲就特别不爱听这话。
他吹胡子瞪眼的冲着独孤迦罗吼道:
“皇后莫要危言耸听,我就不信一个制度怎么可能会变成坏的呢,而且还是这种先进的制度。”
“他一定是造福百姓的!”
独孤迦罗也懒得跟他争辩。
就在天幕中问出了李纲的问题,有些人永远也叫不醒,只能让他们看看,群众的看法。
…………
(这个三选法该怎么评呢?我感觉又是一个好坏参半!)
(你怎么能对管仲这么能没信心呢?这必须是好坏参半啊!)
(你果然也没放过他!)
天幕下,方孝孺淳于越等人看到后世子孙如此调侃管仲,真是恨不得冲上去跟他们来一个1对1。
但他们还没有彻底的死心,最后还是要看以博主所代表的专业学者的认识。
陈勇看着争论不休的弹幕,他只想对广大网友说一句,果然吃亏上当是能涨经验的!
【先说第1个问题,不要一扯到制度,就感觉要造福全人类一样啊,很多制度从设计的时候就跟全人类没关系!】
【既然跟全人类关系不大,那跟底层老百姓的关系就更不大了!】
【首先,三选法,他已经把选择官吏的这个范围给圈定了,那就是贵族,也只能是贵族!】
【而且还是贵族中的中大贵族!】
【连小贵族都算不上。】
【你没看人家是从乡里面去选拔人才吗,】
【这个乡是管仲的那个乡啊!】
【他在都城才21个乡!】
【这可不是你以为的乡镇的乡!】
【知道不?】
【不要用后世的行政单位,套用在春秋时代,以为这是管仲其实的行政单位!】
【所以从第1次选拔人才的这个维度上来看,人家就没有想着从底层选!】
【乡,在齐国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呢?】
【也就是郡县制中的郡!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省这个行政级别。】
【你觉得,管仲的这个乡选,他们选拔管理的时候会下到底层,到村镇里面去看看刘邦有没有资格当亭长吗?】